在家工作上班,靠這6招提升工作效率、同時避免過度加班!
最後更新於 2022 年 12 月 14 日
本篇將探索 在家工作上班時,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,避免因為居家環境因素,讓工作效率大幅下降,或是時時刻刻都在上班,忽略了讓自己休息的時間!在家工作上班,可透過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等5個面向提升工作效率,同時漢克將加碼一種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!
人:與家人溝通
在家工作時,由於家人都會在同一個屋檐下,難免會彼此互相影響:
- 在聲音的影響方面,也許是另一半在線上開會時的對談聲、小孩線上上課的聲音,甚至是午餐炒菜的聲音,都有可能會影響到工作效率。
- 在工作狀態的影響方面,也許是自己開會開到一半,另一半突然破門而入,也許是自己正在努力完成工作任務,但小孩卻突然說:爸爸來陪我玩。
- 在家務事方面,在家工作上班的人,同樣也是在上班,卻容易因為在家工作,而被理所當然的分配較多家務事。或是原本就是家庭主夫/婦,卻因為另一半在家上班工作,而瞬間工作量暴增。
為了避免家人之間的互相影響與誤會,探索者可事先與家人溝通,包括界定「自己什麼時候在上班」,「什麼時候要開會」、「家務分配」等,並與家人互相配合彼此的「專注狀態」,藉此將對彼此的干擾降到最低,並提升 工作效率。
事:建立工作儀式
以往只要進入辦公室,甚至是出了家門,腦袋就會切換成「上班模式」,告訴自己該上班了。
但當在家工作上班時,卻不再有明確的「上班模式」,使得腦袋無法適應「要開始上班」的事實,也就是無法快速進入工作狀態。
此時,探索者可透過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工作儀式,讓自己能隨著儀式,逐漸進入工作狀態。
這就像是當我們聽到「給愛麗絲」的音樂時,就知道自己該衝出去丟垃圾,或是在睡覺前,有的探索者可能會固定安排看書、刷牙、聽音樂等行程,來讓自己進入平靜、容易入睡的狀態。
至於工作儀式要是什麼並不重要,重點是探索者可以很輕鬆的執行這個工作儀式。
例如:吃完早餐、刷完牙後,就開始工作,或是聽完一首自己最喜愛的歌後,就開始工作等。
透過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儀式,就能藉此快速進入工作狀態,並提高工作效率,
時:規劃上下班時間
由於無論是上班還是下班,我們都在家中,因此我們也很容易模糊了上下班時間。
較有責任心的探索者,就容易無時無刻都在注意工作訊息,想著只要花幾分鐘,就可以把這個小工作處理好,進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品質。
較慵懶的探索者,可能容易被身邊的床誘惑,想著休息一下,就睡掉整個下午。
因此,如果探索者原本的工作,是有明確上下班時間的,則漢克建議可以訂定自己在家的「上下班時間」,只要超出上班時間,就專注在自己的居家生活,但只要是上班時間,就專注在工作中,藉此提升工作效率。
地:建立你的工作區
前面透過「人、事、物」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中,其實都在強調自己「進入狀態」、「不受打擾」。
但是,要怎麼讓家人一眼看出自己在工作,或是讓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在工作呢?
還有一種方式,就是在家中劃立一塊自己的工作區,當自己在這個工作區時,就是在工作。
工作區不一定要像辦公室一樣有辦公桌、滿滿的檔案夾等,也許只是一張桌子、上面放上一台電腦,就可以是探索者的工作區。
只要探索者在完成前面提到的工作儀式時,就跑到工作區工作,當要休息、吃午餐晚餐時,就離開工作區,藉此將上下班劃分得更明確,不僅讓自己的腦袋更加知道自己的狀態,也能讓家人一眼看到探索者究竟是不是在工作。
物:工作擺設、穿著
除了工作區外,在家工作上班時,探索者也可以透過附加的擺設、穿著,來告訴自己現在的狀態,讓身體知道自己是否在上班,藉此提升工作效率。
例如:在工作區放置老闆的大頭貼(哦!被發現不要說是漢克教你的),或是放置一本工作的資料夾等。
同時,在上班時穿著較正式的服裝,也能讓身體知道自己正在上班,進而提升工作效率,當與同事線上開會時,也更體面,不會看到一個吊嘎大叔在螢幕面前。
別忘了:記得運動、吃飯
在家工作上班時,由於少了通勤、辦公室的走動,身體在「動」的時間大幅減少,再加上不容易出門運動,容易使得身體缺乏運動。
因此,也別忘了在家養成居家運動的習慣,無論是參考youtube居家運動的影片,甚至是單純的走來走去(哦!要走很久才有效),都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好方法。
當然,也別忘了要記得吃飯,同時吃得健康,以維持健康的身體,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,才能提升工作效率!
總結
其實不管是人事時地物的哪種方法,重點都在營造一個「上班環境」,讓自己能進入工作狀態,藉此提升在家工作上班時的工作效率,漢克最後也再次幫探索者總結6個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:
- 人:與家人溝通,包含工作時間、家務分配等。
- 事:建立工作儀式,進入工作狀態。
- 時:建立明確上下班時間(如果非責任制)。
- 地: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區。
- 物:建立工作時的擺設、穿著。
- 別忘了運動、吃飯,身體健康最重要!
延伸探索:如何提升理財效率?極簡理財的方法大公開
延伸探索:如何居家防疫,開啟零接觸數位生活?
更多省錢懶人包
心法篇 | 省錢心法 | 省錢迷思 | ||
食物篇 | 自己煮 | 外食 | 必勝客 | 餐券平台 |
衣服篇 | 買衣省錢 | |||
居住篇 | 租vs.買房 | 租金省錢 | 租屋看房 | 租屋簽約 |
交通篇 | 高鐵 | 台鐵 | 北捷 | 客運 |
教育篇 | 數位生活 | 在家上班 | ||
娛樂篇 | Apple教育價 | 麥當勞省錢 | 小額支付平台 | 五倍券 |
本篇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閱讀本文前務必了解並同意探索須知,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失,概與本站、編者、作者無關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