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產配置是什麼?投資必知的3個資產配置觀念與做法

資產配置是什麼?投資必知的3個資產配置觀念與做法 - 新手理財的領路者

你會賭上一切,壓在同一件事情上嗎?萬一一個意外,全部化為泡影呢?與其賭上一切,不如做好配置,讓自己的投資更加穩定吧!本篇將探索什麼是資產配置(asset allocation),以及投資必知的3個資產配置觀念與做法!

資產配置觀念

【資產配置】好懂比喻
【資產配置】好懂比喻

首先我們從一個賣傘的老闆,來探索資產配置的核心觀念:

想像自己是一個賣傘的老闆,想要靠這一番事業賺大錢。

我們都知道,在雨天時,雨傘賣的比較好,陽傘可能乏人問津,在晴天時,則是陽傘賣的比較好。

那我們究竟該進貨雨傘?還是陽傘?

換句話說,我們怎麼知道雨天多還是晴天多?

【資產配置】做好就不怕
【資產配置】做好就不怕

比起查氣象局的網站,看每年究竟是雨天還是晴天多,或是每天跳祈雨舞,祈禱365天通通是雨天,還不如選擇雨傘陽傘都賣

這樣一來,雨天時,自己的雨傘可以大賣,晴天時,陽傘可以為自己帶來收入。

不管天公作不作美,自己的傘都能賣出去!

你也許會說,那如果天天是陰天呢?

繼續探索下去…

【資產配置】進階比喻
【資產配置】進階比喻

雨傘與陽傘,看起來是兩個截然相反的東西,同時進貨雨傘跟陽傘,似乎已經是很棒的配置方式,但其實資產配置的觀念,並不一定要配置在截然相反的兩個東西上。

只要兩個東西沒那麼相關,就可以作為資產配置的方向

回到剛剛的陰天問題,陰天時,雨傘陽傘都滯銷,怎麼辦?

如果賣傘的同時,也有賣跟傘截然不同的餅乾,也能夠因此為自己帶來一些收入,避免因為傘都賣不出去而心急如焚。

資產配置是什麼?目的?
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是什麼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是什麼?目的?

透過上面的賣傘故事,相信探索者對資產配置有了基本的觀念與想法。

延伸探索:什麼是資產?什麼是負債?90%的人都搞錯了!

那麼確切來說,資產配置究竟是什麼呢?資產配置的目的是什麼?

資產配置的目的,就是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的資產領域,藉此解決資產價值波動過大的問題,讓我們的資產可以更加穩定(成長)。

就好比同時賣陽傘、雨傘及餅乾,不管是雨天、晴天、陰天,都能夠有一定的商機及收入。

同時不一定要是完全相反的資產領域,才叫資產配置,例如同時賣雨傘跟餅乾,這兩個毫不相關的東西,也可以是資產配置的方法之一。

其實,資產配置就是個人理財法的進階版,只是將「存錢、生活開銷」等類別,換成資產類別而已!

延伸探索:如何真正存到錢?各種理財法大全點這!

資產配置代價
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代價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代價

資產配置擁有降低整體資產波動的好處,相對應的也需要付出一些代價。

漢克覺得在進行資產配置時,有三個代價需要注意:

犧牲高報酬潛能

接續前面提到的賣傘例子,當我們同時賣雨傘、陽傘,雨天時我們只會賺到賣雨傘的錢,而進貨陽傘的錢則沒有任何獲利,比起全部資金都投入雨傘,賺到的錢相對較少

資金分散

由於資產配置時,需要將資產分配給不同的領域,因此每個領域所分配的資金,也會比全部資產砸進同一個領域來的少,對於資金較小的人來說,可能會因此受限於投資門檻,或被交易成本(手續費等)吃掉利潤

例如探索者手上有一萬元,想投入A、B、C三個領域,但是想投資A領域至少要有5000、B領域4000、C領域3000,那麼勢必得放棄其中一個領域。

再假設探索者最後決定將4000元投入B領域、6000元投入C領域,而B跟C領域的手續費是1%,但投資B領域的手續費最低門檻是160元、C領域120元。

則若分別投資B跟C領域,將付出280元的手續費,但如果將一萬元集中投資C領域,則只要付100元!

時間成本

不管想投入哪個資產,勢必都得花時間做功課,將資產配置在越多的領域,則需要花越多的時間,去研究各項領域的基本原理,這些時間成本也要考量進去。

延伸探索:新手如何開始投資?投資前必做的5件事點這

資產配置迷思
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迷思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迷思

很多人會有個迷思,覺得資產配置就是為了降低風險,進而單純無腦的將資產配置在不同的領域,期待靠這樣就可以「降低風險」。

這樣固然可以「分散風險」,但如果挑選到的資產都是高風險,或是都是同一領域的資產,其實並沒有真正降低風險,就像是抱了一堆不定時炸彈一樣,固然不會一次全炸光,但每顆炸彈都很容易隨時爆炸。

因此,為了降低風險,我們更該用心挑選適合的資產來配置

例如為何選擇賣餅乾、雨傘、與陽傘,而不是賣花?

同時,賣雨傘跟陽傘,固然可以降低跟老天賭博的風險,但賣雨傘跟賣陽傘的各自風險,並沒有因此降低。

什麼意思?

賣雨傘的風險,除了不下雨外,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風險,是我們應該重視及盡量避免的,例如:進貨成本太高、銷售方法不佳等。

深入了解每個資產的本質,進而去極力降低各自的風險,也是我們該重視的。

資產配置固然可以透過選擇不同領域的資產,來降低資產的整體風險,但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資產,以及各領域內的眾多風險,是我們需要努力充實自己,盡力克服的。

資產配置3大要素

【資產配置】基本3要素
【資產配置】基本3要素

了解資產配置的3個觀念後,接著就來探索究竟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囉!

基本的資產配置,包含了以下三個要素,分別是:緊急預備金、 依年齡配置、定期再平衡。

這些分別是什麼?繼續探索下去…

資產配置現金比例:緊急預備金

【資產配置】現金比例
【資產配置】現金比例

緊急預備金一直是漢克強調的,無論是理財5步驟、投資前該準備好的5件事等,漢克都提到了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,而緊急預備金,也是資產配置中,最重要的現金比例。

延伸探索:
新手如何開始理財?5個理財入門步驟
投資前該準備好的5件事有哪些?

無論是突然失業、天花板塌下來,都會需要一筆為數不小的資金,此時緊急預備金就可以即時派上用場,而不會劇烈的影響原本的生活步調。

準備緊急預備金,雖然因此捨棄了拿去投資的高報酬潛能,但可以當作是資產配置中,最穩定、流動性最大的資產,確保隨時有一筆一定數量的資金可以運用。

延伸探索:有哪些資產類型?

至於緊急預備金該存多少,才是適當的資產配置現金比例?

漢克建議至少要存6個月的生活費,也就是都不工作、沒收入的情況下,靠這筆錢可以安穩的度過6個月,包含房租、房貸、被動支出、伙食費等等,都算在這筆錢裡面。

至於緊急預備金該放在哪裏?

除了放床底下外,以目前的銀行利率來說,很適合放在數位帳戶的活存內,既保有隨時可領取使用的機動性,又保有比定存高的利率。

延伸探索:數位帳戶是什麼?為何是學生小資必備的帳戶?

資產配置年齡
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年齡因素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年齡因素

資產配置的第二個要素,就是該如何配置高&低風險的比例。

其實資產配置的比例,沒有絕對,依照每個人的能力、個性,可以有不一樣的配置比例

但如果硬要有一個標準的話,可以採用資產配置年齡配置法。

這個資產配置法主張,探索者現在的年齡,就是低風險的資產配置比例,例如:現在30歲,則低風險的資產比例佔30%,高風險資產則佔70%

這個資產配置法的核心概念,是假定年輕時的資金較少,但風險承受能力較高,因此可以將較多資產配置在高風險的領域中,藉此快速賺取更多的資金。

因年輕時,就算失業,要找到工作的機會也相對較高,同時退休後的資金,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可以累積。

但隨著年紀增長,資產若一夕之間減半,要再賺回退休後的資金會變得十分困難,因此此時重點應著重在讓資產穩定而非快速成長。

資產配置圖與再平衡
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圖與再平衡
【資產配置】資產配置圖與再平衡

當我們配置好資產比例後,隨著資產的漲跌,資產比例可能因此產生變化,進而改變資產的風險

就像上圖中的圖示,原先假設有AB兩個資產,各投入100元,各佔50%。

隨著資產的漲跌,A可能只剩下40元的價值,B則上漲到200元的價值,此時資產配置的比例已經不再是1:1,而是1:5了!此時B對整體資產的風險影響就更大了。

若要持續保持資產配置的比例,便需要進行資產配置「再平衡」,賣出一部分的B,買入一部分的A,來維持AB的比例為1:1,就像是圖示中右邊的120:120。

也許B未來仍然持續上漲,現在賣掉B似乎有點可惜,但資產配置再平衡的目的,並不是追求更高的報酬。

還記得資產配置的初衷,本身就是捨棄高報酬的潛能,換取波動的降低嗎?再平衡的目的也是如此。

透過再平衡的方式,能確保我們的資產回歸資產配置的比例,同時也是「賣高買低」的實踐。

資產配置 總結

了解資產配置的3個重要觀念及做法後,現在就來審視自己的資產,開始進行資產配置吧!

如果你想一起探索投資理財,歡迎點下方按鈕,匿名加入LINE社群一起聊!

本篇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閱讀本文前務必了解並同意探索須知,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失,概與本站、編者、作者無關。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