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財規劃?5萬元可以做什麼?7步驟讓你越做越有錢!
5萬元可以拿來做什麼?
在Dcard等社群上,常常會有人詢問:「手上有O元,可以怎麼用?」
如果你很好奇,手上的錢該如何進行理財規劃,那麼這篇值得你好好探索。
本篇我將告訴你,該如何透過7步驟,妥善進行理財規劃。
手上有多少錢不是重點
比起手上有多少錢,漢克覺得更重要的是投資理財觀念。
探索者的一生不會只有一個5萬元,尤其當漢克分享了5萬元的理財規劃後,如果探索者不知道核心的投資理財觀念,等到手上有了10萬元,探索者也許又會再問一次,然後再獲得各式各樣的答案,然後再次無所適從,然後覺得理財好難。
手上有多少錢,只不過是過去的你理財的成果(或者,爸媽的理財成果),如果我們要關注的是「如何理財規劃」,或許更該關注的是理財的觀念與策略,當擁有了正確的理財觀念後,無論是5萬、10萬、100萬都能順利理財。
我曾經在Instagram限時動態徵求探索者的答案,每個人對5萬元的運用方式也不盡相同。
那麼,理財的觀念與策略有哪些呢?
繼續探索下去…。
如何理財規劃step 1:了解理財是對錢的態度
理財並不是在解任務,花時間把5萬元分配好就大功告成,事實上也不需要特別「花時間」去理財。
因為理財是對錢的態度,就像是我們待人處事的態度一樣,不是靠一次兩次的「理財」,就可以再也不用理財了。
我們或許可以去上理財課,但如果沒有真的把課程裡面的觀念與方法,應用在對錢的態度上,那麼不如不要上。
每個人的理財方法不盡相同,就像前面影片中,大家的分享一樣。
漢克在這裡點出幾個核心的理財觀念與方法,讓探索者們有個方向。
如何理財規劃Step 2:建立你的財務目標
建立你的財務目標,才會有動力去追尋。
你的理財目標可以很遙遠,也可以是很短期的,甚至也可以貪心地擁有短、中、長期的目標,但一定要有目標。
探索者的目標,也許是在幾年後買一棟多少價格的房子,也許是再也不用為錢煩惱(俗稱FIRE財務自由),也許只是想要存一萬元買個很想上的課程。
不過,設定目標時,也要注意是否有確切的時間點、金額,舉例來說:在1年內存到100萬。
有了目標後,才會有理財的方向,也才能知道自己究竟需要怎麼樣的理財規劃,才能夠達到心目中的目標。
如何理財?
漢克第一個會反問你的就是,你想要理到什麼程度?
如何理財規劃Step 3:盤點並調整收支
有了理財的目標後,下一步就是知道現在自己的狀況。想要了解自己的理財狀況,就需要盤點自己的收支。
唯有先了解自己,才能夠知道還能有怎麼樣的改變。
探索者可以透過記帳三步驟,了解自己的收入總共有多少,又有哪些支出項目。
了解後,才能進一步去調整自己的收支。
在盤點的過程中,也許探索者就會發現,天哪!原來我無形之中花了這麼多錢!沒關係,探索者只要從發現的那一刻起,開始把這些無形的支出揪出來、好好調整,就已經在朝著理財的目標邁進了。
至於調整的方法,也許可以是刪減那些不必要的花費,也許是透過漢克的省錢方法,也許是把錢放進高利活存數位帳戶中,加減賺點利息,也許是開始嘗試投資等。
先從能夠看到最顯著改善的方式做起,做起來不僅較有成就感,也會對自己的理財規劃更有信心。
如何理財規劃Step 4:關注現金流
了解自己的理財現狀並做出調整後,接著就是要關注自己的現金流。
延伸探索:現金流是什麼?
比起花時間去賺或省那種一次性的小錢,探索者更需要關注的是建立一套自己的收入、支出、省錢策略,透過這套策略,讓自己每月節省一定比例的現金流、輕鬆調節自己的理財狀況、或是穩定地去投資。
建立屬於自己的現金流,或許並不會讓探索者買到最省的東西、獲得最高的投資報酬,或是更快達到理財目標,但卻能夠讓探索者養成理財的節奏。這個節奏就像是呼吸一樣,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心力,就能夠讓我們無後顧之憂的生存在地球上。
只有把理財變成一個態度與習慣,才能夠一步一腳印地達成理財目標。
像漢克自己就會關注每月大概會有多少的現金流,並把他們分流到適當的投資、生活消費、保障上,藉此確保自己可以輕而易舉的理財。
如何理財規劃Step 5:給自己一份保障
當我們了解自己的理財狀況,並且開始踏上理財之路後,別忘了,要給自己一份保障。
沒有絕對穩定的現金流,因此一定要給自己一份資金的保障,保障可以包含以下兩種:
- 緊急預備金:至少準備6個月的生活費,讓自己就算6個月都沒收入也能存活,保守的探索者可以準備一年以上,並放在高利活存數位帳戶。請注意,不要把緊急預備金放在股市、ETF等投資工具上,緊急預備金就是緊急預備金,不是投資。
- 保險:視自己的需求挑選,在挑選時,別忘了計算自己付出的金額與獲得的保障比例。儲蓄險對漢克來說不是保險,是強迫儲蓄的工具而已。
延伸探索:緊急預備金是什麼?該存多少?
也許有人會說,當需要錢時,再把投資的資金抽回就可以了。但漢克覺得這樣可能會大幅損失投資的獲利,準備緊急預備金才能避免這種巨幅損失。
以2020年3月的肺炎股災為例,倘若因為疫情而急需用錢,投資的資金卻有著20%以上的虧損,探索者會願意忍痛取回投資資金嗎?
如何理財規劃Step 6:探索適合的投資工具
當探索者能夠掌握自己的現金流,且已經做好萬全的保障後,下一步理財規劃才是開始探索適合的投資工具。
現金流與保障就像是蓋房子的地基,如果沒有地基就開始投資,不僅心態上容易患得患失,進而影響投資成效,而且這樣的投資等於是在把投資當作一個工作,探索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投資能力,才有機會獲得足夠的投資報酬。
投資工具很多元,也擁有不同的風險、特性,甚至連同一種投資工具,都還有不同的投資策略與方法,探索者可以多聽多探索,了解每個投資工具的原理、獲利背後的原因、實際操作方法等,漢克也在這裡附上已經開始探索的投資工具:
探索者也可以透過虛擬操作,先熟悉各工具基本的投資規則,找到最喜歡的投資方法,再正式投入資金。
如何理財規劃Step 7:別妄想靠短期投資賺大錢
開始探索投資工具後,會很容易越陷越深,妄想自己靠著投資財務自由賺大錢,並開始盯著上下起伏的價格,心情也跟著七上八下。
當價格上漲時,心裡想著還會多漲一點,再等一會賣賺更多,當價格下跌時,卻又承擔不住下跌2%的壓力,就這麼虧損出場(然後價格就漲上去了xD)。
當我們想要靠投資去「賺大錢」時,很容易就會陷入上面的心態,因為我們總想著要賺更多,進而被短期價格蒙蔽了判斷(當然,如果探索者走技術分析派,適當的價格策略是必要的)。
換個角度看投資,如果我們已經知道自己在投資什麼,並且能夠掌握某個投資工具的賺錢原理,就不會受到短期價格波動影響,就像漢克前面提到的,我們只不過是一步一腳印,就像呼吸一樣,靠著一套策略去賺錢而已。
延伸探索:投資前該準備好的五件事點此
【漢克補充】
漢克常常被探索者問到:手上有5萬元怎麼投資?
除了再三強調的緊急預備金外,漢克覺得這樣的金額不需執著在投資,而是該好好增加自己的收入,除非探索者真的想當全職交易人。
原因很簡單,就算探索者每個月穩定淨賺10%(這樣等於年化報酬200%以上,已經是高手了),一年獲利也才10萬,平均一個月賺不到9,000,花在投資上的時間成本,拿去打工也許還賺更多。
如何理財規劃 常見問題QA
如何理財規劃?
月薪五萬如何理財?
如何理財規劃 總結
最後,幫探索者總結如何理財規劃的8個重要觀念:
- 手上有多少錢不是重點。
- 理財是對錢的態度。
- 你的目標是什麼。
- 盤點並調整收支。
- 關注現金流。
- 給自己一份保障。
- 探索適合的投資工具。
- 別妄想靠短期投資賺大錢。
延伸探索:如何用firstrade買美股?
延伸探索:如何用信用卡理財?
本篇並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亦不代表本站立場,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失,概與本站、編者、作者無關。
一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