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WF是什麼?怎麼買?4大重點解析及與VUG、IVW等差異

IWF是什麼?怎麼買?4大重點解析及與VUG、IVW等差異 - 新手理財的領路者

你覺得成長股能帶來較高的潛在報酬嗎?他們的風險會不會比較高?

讓我們透過IWF這檔ETF,來一窺解答。

這篇文章將帶大家探索IWF這檔追蹤美國中大型成長股的ETF,包括產業組成、成分股、配息、評價、如何買賣,以及與其他相似ETF如VUG、IVW的差異比較,並解答一些投資IWF時常見的問題,希望讓探索者能快速了解IWF這檔ETF。

IWF 是什麼:包含美國中大型成長股的ETF

IWF是追蹤Russell 1000 Growth Index(羅素1000成長股指數)的一檔美國中大型成長股ETF成立於2000年,成分股包括許多世界級的美國知名公司,至截稿當下資產管理規模為685億美元,總持股數為514家公司。

至於羅素1000成長股指數挑選成長股的方式,可至漢克先前寫過的VUG一文探索。

IWF 成分股

【IWF是什麼】產業組成
【IWF是什麼】產業組成

首先,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在IWF的產業組成中,排名前三的產業分別為:資訊科技(43.75%)、非必需消費(14.18%)、健康照護(11.05,其餘產業類別包含:通訊、工業、金融、必需性消費品、不動產、能源、原物料、現金或衍生商品、公用事業等。

其中前三大產業,資訊科技、非必需消費、健康照護這三大產業占比加總已將近70,由此可看出IWF產業組成雖然多元,但相對集中在特定產業

【IWF是什麼】前十大成分股
【IWF是什麼】前十大成分股

而IWF的前10大持股占比加總將近50%,都是知名的世界級大公司,包括: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、輝達、谷歌、特斯拉、聯合健康集團、VISA、博通等。

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,光前三大持股就占了將近30%的比例,配置相對集中在特定科技巨頭。

IWF 內扣費用

【IWF是什麼】內扣費用率
【IWF是什麼】內扣費用率

根據iShares安碩基金網站公佈的資料,我們可以看到IWF內扣費用總費用率為0.18%,以這樣的費率和其它幾檔類似ETF相比,算是中規中矩,還算可以接受。

不過,相比追蹤全世界的VT或全美國股市的VTI,IWF內扣費用率是它們的一倍以上,如果你追求最低的投資成本,可能得思考一下值不值得。

IWF 配息

IWF的配息方式為季配息,分別於3、6、9、12月配發股息,過去5年每股股利平均約配發1.79元,且自發行以來未曾中斷配息,配息紀錄良好,平均年化殖利率約為0.91%。

雖然殖利率相比台灣股票並不高,但配息與殖利率並非投資這檔ETF的主要重點。因為會選擇這檔ETF的投資人,應該是看好美國的中大型成長股,主要目的是參與他們股價的長期成長,而不是為了配息。

另外當我們開始投資任何標的,若領到股息後不做股息再投入而是全部拿去花掉,就會少了複利效應,長期下來所損失的累積報酬率將可能遠遠高於領到的股息。

如果要追求最高的活存利率,可探索下方整理:

數位帳戶推薦活存利率其他優惠開戶優惠連結
聯邦NewNewBank首月10萬內8%跨轉10次、跨提10次免手續費NewNewBank開戶
新光OU10萬內5.88%(新戶)用戶禮188(限量)OU開戶
王道銀行20萬內3.25%(新戶)跨轉10次、跨提3次(任務)免手續費王道銀行開戶
台新Richart10萬內3.2%親切的APP及便利的ATMRichart開戶
遠銀Bankee5萬內2.6%、1.31%無上限
(使用漢克連結開戶才有)
跨轉跨提每月各6次免手續費Bankee開戶
高利活存數位帳戶推薦

延伸探索:數位帳戶高利活存利率總整理及挑選指南

IWF 年化報酬率

【IWF是什麼】報酬走勢圖
【IWF是什麼】報酬走勢圖

根據Portfolio Visualizer的回測數據,自IWF 2000年成立以來,年化報酬率為7.58%,期間最大回檔為-50.14%。

也就是說,在2000年到2023年這段期間,如果長期持有IWF,可獲得的年化報酬率接近8%,還算是可圈可點的成績,但中間過程資產可能腰斬50%,因此持有以成長股為主的IWF時,需有資產在投資中大幅縮水的心理準備。

當然,過去的回測並不代表未來績效,探索者應全面的了解IWF的產業組成、成分股並加上資產配置、自身風險承受度的綜合考量後,再決定是否進行投資哦!而如果探索者也好奇投資價值股的表現,則可以比較看看VTV這檔追蹤美國大型價值股的ETF。

IWF、VUG、IVW差異

其他跟IWF性質類似的美國成長股ETF包括:VUG(Vanguard Growth ETF)、IVW(iShares S&P 500 Growth ETF)等,我們一起來探索他們之間的差異吧:

代號規模
(億美元)
內扣費用追蹤指數過去10年年化報酬率
IWF6950.18%Russell 1000 Growth Index14.56%
VUG8870.04%CRSP US Large Cap Growth Index13.92%
IVW3190.18%S&P 500 Growth index13.39%
IWF、VUG、IVW差異比較,最後更新2023/06/06

關於其他ETF的背景如下:

  • VUG成立於2004年,追蹤CRSP美國大型成長股指數,由美國Vanguard先鋒集團所發行。
  • IVW成立於2000年,追蹤iShares標普500成長指數,由美國iShares安碩基金所發行。

由表格我們可進一步探討這幾檔ETF差異如下:

  • 規模最大的是VUG、規模最小的是IVW。
  • IWF和IVW的歷史同樣悠久,都自2000年時就成立,內扣費用兩者也並列0.18%,比VUG高出4倍左右。
  • 過去10年年化報酬率以IWF為最高,IVW最低,三者之間的報酬率差距約在1%左右,彼此之間差距不大。

同時,這三檔ETF產業組成中,前三大產業都包含了資訊科技、非必需消費、醫療保健,由此可看出成長股的共通點都是會配置較高比例的科技股。

因此,從成立時間、規模、報酬率、內扣費用成本等面向,將這三檔ETF做整體評估後,漢克認為若要投資美國成長股的ETF,IWF和VUG相對適合納入考量名單中。

延伸探索:VUG是什麼?怎麼買?

如何買IWF

我們可透過國內券商複委託或海外券商自行下單買入IWF,探索者在完成相關平台開戶後,即可在線上自行購買。

延伸探索:海外券商與複委託的差異比較,哪個比較好?

國內常見複委託券商中,可以定期定額買IWF的有:元大證券、凱基證券等。

如果想要自行在海外券商開戶下單,可選擇幾家大型美股券商如:Firstrade第一證券嘉信理財證券盈透證券等。

漢克也在下方舉例使用Firstrade購買IWF的畫面,依照步驟操作的話可以很容易找到並完成下單。

點上方按鈕開立Firstrade,並在帳戶核准後30天內電匯$2,500(美金)以上之資金至其第一證券賬戶,並向Firstrade申請補貼,即可獲得最高25美元手續費補貼!

【IWF是什麼】Firstrade 下單畫面
【IWF是什麼】Firstrade 下單畫面

IWF 評價

最後,漢克針對IWF的評價如下:

  • 產業組成集中度高:IWF的產業組成中,資訊科技、非必需消費、健康照護這三大產業就佔比近七成,相對集中於特定產業。
  • 持股集中度稍高:IWF共持有500多家公司,而前三大持股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佔比近30%,算是相當集中的配置。
  • 成立的歷史悠久:IWF成立於2000年,至今已有20幾年的歷史,經歷過蠻多的金融事件考驗。

至於要不要投資IWF這類成長股ETF,我會認為不該是以過往投資報酬率來決定。

你可以先想一下自己的投資組合中,是否已經有涵蓋成長股的配置?比例是多少?你認為投資組合中有需要配置成長股嗎?相信思考過這些問題後,對是否投資成長股會更有方向。

IWF 常見問題QA

什麼樣的投資人適合選擇IWF?

IWF是什麼?

IWF 總結

IWF具有投資產業集中於科技股,且持股較集中在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這三大公司的特色,因此需多加關注美國科技股和科技巨頭的動向,甚至是美國政府對科技產業的一些政策等等,適合想追蹤美國大型成長股,以及參與科技巨頭們長期股價成長的探索者。

雖然IWF看似很多面向都稍嫌集中於科技股,但這就是追蹤成長股為主的ETF的特色,畢竟近幾十年來科技股仍是成長股中的領頭族群,這樣的特點並沒有不好,端看投資人的屬性與資產配置方式來做選擇。

延伸探索:Firstrade註冊教學,線上即可開始賣賣ETF!
延伸探索:加密貨幣是什麼?怎麼買?

參考資料:IWF iShares安碩基金網站

如果你正踏上投資理財之路,有幾個平台一定要知道:

平台類型平台名稱特色
存錢銀行遠銀Bankee活存2.6%
台股券商玉山富果介面優雅
美股券商Firstrade眾多交易零手續費
加密貨幣交易所MAX交易所全台最大
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全球最大
投資理財平台

如果你想一起探索投資理財,歡迎點下方按鈕,匿名加入LINE社群一起聊!

本篇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閱讀本文前務必了解並同意探索須知,如因相關內容招致損失,概與本站、編者、作者無關。

評分者:Eason
評論分數
5.0

上 / 下一篇文章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